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所说的“亮”,是指琴音的清亮。 他认为,取音逐渐进入妙境,是有一个先后次序的。 左右手指在培育练就清实之后,能够发出金石之声,然后就可以用一个“亮”字来形容。 所以,要在“清”之后求“亮”,“亮”是从“清”中生发而出的。如同最清澈的水,在日光的映照下会更加明亮。 只有在演奏的深沉细微之处,才能更加显现出光明;即使神游于声音逐渐消逝之际,琴音也仍然悠悠不绝:这种境界就被称为“亮”。 而无声的妙处在于琴音中断而乐曲的意韵不断,则这又是一个“亮”字不足以穷尽的一种境界了。 首先,琴本身的质量对于“亮”很重要。 明代很多琴书中都谈到“琴有九德”,其中与“亮”有关的一个字是“透”:“三曰透……发越响亮而不咽塞。”可见,良材难得,“亮”声更是不易。 其次,琴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琴弦的质量差别会对古琴的音质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上弦的松紧度也很有讲究。 嵇康《琴赋》有言:“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 对于钢弦而言,金属的材质本身就容易让出音变得很亮,难就难在这种“亮”必须要以厚实饱满作为基础,而不至于太过尖亮刺耳。 最后,更重要的是,指下必须要有一番“清实”的功夫才能做到出音清亮。 这要求弹奏的手法要明朗、清楚,包括右手发力饱满坚实,左手按弦坚实有力,左右手配合默契和谐,以及合理的弹奏位置、入弦角度等。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有时也会因琴而异、因人而异、因曲而异。 最根本的是,只要弹出来的琴音如金石声般清亮好听就可以了。
参考/《溪山琴况》 图/网络(侵删) 更多琴曲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