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11月7日 下午2:30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1 主题:弦歌雅韵-诗词古文吟唱 主讲人:陈长林先生 主办方: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京大学中文系 协办 : 闽韵古琴教学组、《韵》琴茶舍 讲坐内容概括:介绍“不用作曲”的传统“唱歌式的读书”,可增强记忆与提高读书兴趣,部分吟唱,并用古琴伴奏。 中国传统吟诵音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特有的音乐,文人音乐。吟诗和弹古琴,是古代文人的绝活,琴不一定人人会弹,诗却是每个读书人都会吟的,吟诗是古代文人音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 古人读书讲究师承,发蒙早的,童年时代已跟先生学会了吟诵腔调,及后,又把这种吟腔传授给子弟或学生,于是,这种吟腔便世代相传,虽然在承传过程中,语音、腔调变化在所难免,但是基本音调仍会得到保存,我们从一种吟腔,也许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洋文化的冲击,加之废私塾,成立新学堂,学堂减少讲授古文和诗词,「学堂乐歌」又以西洋音乐为主,中国传统音乐和吟诵方式,更见式微。「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摒弃旧文化旧习俗,古诗文吟诵方式大受连累,在被摒弃之列。今天,绝大多数读书人再也不会吟诗,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曾经长期闪耀过灿烂光辉,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吟诵音乐,眼见在我们这一代消失,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十分婉惜的事! 幸运的是吟诵的传承还有一些先生幼年掌握而一直使用至今,让我们还有机会聆听学习。 陈长林先生出生于福州,幼年时因为正处抗战时期,当时福州很多的公立小学校都外迁,陈先生便在私塾学习。从小掌握了福州传统的河洛调诗词和古文的吟唱,随便一首诗词和古文“不用作曲”即可用传统“唱歌式的读书”的方法吟唱出来。陈先生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古琴技艺精湛。古琴和传统古文诗词吟唱的结合,使得吟诵更为动人。 金秋时节,让我们领略陈先生用古琴伴奏的唱歌式的读书,让传统吟诵重回我们的耳畔。 讲座无需报名,直接前往即可。 讲座地点路线说明: 北京大学东门进入,直行至北大文史教学楼路口左转,至电化教学楼,东侧对面即是第二教学楼。南侧为北大农园和五四操场。 陈长林 ▍陈长林,福建省福州市人,电脑、古琴专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大容量存储学组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 1946年向闽派琴家——父亲陈琴趣和表姨吴子美学琴,1951和1956年先后加入今虞琴社和北京古琴研究会,又向吴景略、张子谦、查阜西等名家学习,在闽派基础上兼学各家之长。 1956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即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电脑研究工作。。由于在科技方面的贡献,自1992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行电脑研究。曾发表有多篇电脑及古琴方面的学术论文。利用编程软件开发出MIDI古琴,将古琴与电脑结合,为古琴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8年陈长林开始打谱,现已打谱“胡笳十八拍”等70首琴曲。此外,他已发表20篇琴学文章,并曾多次应邀出席海内外古琴会议。例如1963、1985、2001年参加全国第一、三、四届古琴打谱会;1990年第13届亚洲艺术节“古琴名家汇香江”音乐会;1996年台北传统艺术季古琴音乐会;1999年美国的两个古琴音乐会;2002及2003年香港古琴演奏会及讲座等;2010年“把遗产交给未来”活动的“泰山北斗映蓝天”专场;2015年“琴韵流觞——陈长林师生古琴音乐会”北京中山音乐厅及武汉琴台音乐厅两场等。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