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清雨过后,秋意渐深,恰是古今文人墨客诗兴正浓的时候。杨青老师的“琴颂诗经”讲座在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举行,度一学堂的许多学员也跟随杨青老师的脚步来此聆听。 杨青先生、张卓女士“琴颂诗经”古琴讲座 杨青老师此次的讲座以诗三百为主题,述及从《四库全书》中发现《诗经》琴谱,但是却只有指法记载,众人皆以为憾事。于是杨青老师和他的弟子呕心沥血重新打谱,才使得《诗经》部分篇章得以重现而能演奏,期间得到龚一、陈长林等大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张卓女士 和杨青老师一同而来的是学者型歌唱家张卓老师。张卓老师身着白色襦裙,长衫曳地,衣袂飘举,仿佛古画中人。张卓老师言及“古典艺术歌曲”在意德法西方诸国皆历史悠久,而我国却一直没有明晰的概念。五四时期,中西思想碰撞,出现黄自的《花非花》等作品,令人欣慰。张卓老师始终认为《诗经》是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所以致力于《诗经》的演唱。在唱法上,张卓老师反复斟酌推敲,配合古琴独特的音色来调整发声,才有了今天观众听到的琴歌《琴颂诗经》。 古琴吟唱《关雎》、《汉广》、《蒹葭》 杨青先生弹唱《击鼓》 随后,杨青老师抚琴,张卓老师吟唱了《关雎》、《汉广》、《蒹葭》三曲,怨慕缠绵,听者无不动容。杨青老师也自唱了《击鼓》一首,“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张卓老师听罢,向观众说道杨青老师与夫人相互扶持致力于古琴一事,相濡以沫之情令人感动。 在场的许多观众被深深感染,提出请老师教唱《诗经》的请求,张卓老师领读了《月出》一篇。随后,浅吟低唱《月出》一曲,杨青老师的琴声与张卓老师的歌声相生相合,情意无限。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古琴之声,诗经之情。杨青老师和张卓老师笑说他们是《诗经》的考古挖掘者,而正是他们,使得沉睡千年的部分诗经在琴声中重新唱响。 杨青先生与吴康体先生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