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珍教授古琴艺术讲座完美落幕
——转自人民大学新闻社
5月25日讯19:00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报告厅,由国学院李萌昀老师支持的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古琴艺术讲座正点开始。讲座以座谈与琴曲演奏两种方式带给了大家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
主持:李萌昀(国学院教师)
赵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古琴创制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位列“文人四友”——琴棋书画之首,是为古代文人必须掌握的才艺之一。
“古琴是文人的标志,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赵老师这样说。正由于古琴代表了传统君子的情志与道德,所以在古代有“士无故不撤琴瑟”的讲究。在这个意义上,古琴是整个儒家文化的象征和载体。 在道家思想与审美趣味中,也深深地植入了古琴的印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弦外之音,韵外之至”“人籁,地籁,天籁”等道家经典语句都可以用来形容古琴的音韵之美、意境之致。古琴的审美发展亦受道家影响良多,许多著名道人亦是琴人,二者相辅相成。
接下来赵老师还就古琴与乐教、古琴与审美、古琴结构、古琴结构术语与涵义、斫琴过程、古琴琴谱与打谱以及古琴组织与活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
赵老师说:“古人的《溪山琴况》中把古琴的风格分为:和、静、清、远等24况。在音乐演奏中需要融合以上24况风格,产生了新的变化,音乐创作需要的就是在不断的融合中创新。”
接下来由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专业学生登场,同时也是度一琴馆的优秀古琴教师,首先是洪云霞,她的一曲《平沙落雁》 ,时而舒缓如落叶飘过,时而紧张如疾风劲吹,把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回翔呼应的情景再现的淋漓尽致。张璐的《流水》激昂流畅,浑然天成。齐薇菂的《梅花三弄》经典再现,宛若天籁。刘笑成是唯一的男琴手,一首《潇湘水云》低回沉郁,气势磅礴。
洪云霞《平沙落雁》
张璐的《流水》激昂流畅,浑然天成;
齐薇菂的《梅花三弄》经典再现,宛若天籁;
刘笑成是唯一一位男琴者,一曲《潇湘水云》,低回沉郁,气势磅礴。
时针指向晚上9点,讲座接近尾声,大家沉浸在曲境之中,还意犹未尽。面对观众的热情,赵老师兴致浓浓,当即和爱人李聪农老师合奏了一曲《春风》,将整个讲座推向了高潮。
古琴 :赵家珍 手鼓:李聪农 合奏 《春风》
千古绝唱《广陵散》 激动地的观众们,纷纷跑上舞台送上鲜花,和赵老师拥抱合影,不愿让赵老师离去,希望赵老师能够再弹一曲。最终,赵老师把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献给大家。讲座在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依依不舍的告别声中落下了帷幕。
讲座结束后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