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喜欢这一款“古琴新韵”。众多乐器演奏者还纷纷尝试:古筝、阮、箫、陶笛、二胡、三弦等的演绎版本数不胜数。很多传统文化场所也热衷播放欣赏,香道、茶艺、书法、绘画、中医、插花等培训场所和雅集沙龙总是与之为伴;更有一些养生网站与康复机构也用之作为音乐疗愈的心灵辅助……
《半山听雨》专辑问世几年以来,琴界、音乐界、文化界的知音越来越多,网友们相关的真挚需求越来越热。作为《半山听雨》的主创团队,对这些热度反倒是后知后觉,直到逐渐应邀参加《半山听雨》系列曲目的古琴弹奏教学培训、古琴音乐会演奏、古琴与其他乐器的联袂演出,等等。在此过程中,才愈发清晰感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相关需求:很多琴友索要《半山听雨》系列曲目的古琴指法谱,更有爱好者自发去听古琴录音扒谱子演奏,可原始的古琴演奏版本只是杨青先生根据简单旋律音符信手即兴弹奏的,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洋洋洒洒、自由自在、恣意抚弦,并没有事先谋篇布局来编写古琴谱。很多朋友想要《半山听雨》系列曲目的演唱版本,觉得只有曲而没有歌实在不过瘾,毕竟中国人的灵魂自古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是曲的进阶,曲是心的涤荡,心是琴的知音,琴是歌的侣伴……
在这些社会需求的反向推动下,便有了《半山听雨》这本综合艺术书籍的诞生。杨青先生考虑到古琴学习与弹奏的特殊性--需要有古琴专用的“减字谱”方能使用,于是他回听在录音现场即兴弹奏的音频,并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整理出十三首古琴减字谱。后又进一步整理出简谱、五线谱、减字谱三谱对照的清晰实用的琴谱。在本书里,有《半山听雨》十三首系列曲目的全本曲谱,有细致整理而成的全部古琴指法,有二维码背后的琴曲演奏、伴奏音乐音频与琴歌歌词(陆续还将添加琴歌演唱音频)。有相关主题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相应衍生的诗词和文章释读,也有配套填写的歌词提供……
在编创体例上,本书延续了“琴梦中国”系列文化艺术图书的规制(“琴梦中国”系列图书包括已出版的《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琴赏牡丹》《琴说古曲》《琴芳梅兰》与待出版的《琴醉太白》《琴书礼乐》等);从意愿上,本书满足了各界朋友对《半山听雨》的多方面需求;从态度上,主创团队绝不是高高在上、忝以范本自居的,而是循循善诱、期待抛砖引玉之效--《半山听雨》的诗意和美感,应该归还给全社会热爱它、需要它的朋友,就像网上已呈现出的多种样貌,谁都可以从自己熟悉的路径去亲近,谁都可以从自己独有的角度去发挥。或许,它能给琴友以新意,能给歌友以启发,能给诗词以灵感,能给书画以主题,能给各类乐器以模本,给芸芸大众以感动……
当它自然而然触发大家再创作的无限延展力,《半山听雨》这本书便荣幸地成了引玉之砖、攻玉之石--主创团队期待以此拙作,作为一个小小的出发点,点燃读者们的更多才华,引发网友们的更多创意,成就琴友们的更多佳作。《半山听雨》,应该成为大家共同的《半山听雨》。
杨青、曹雅欣、苏一壬寅 初春
【赏文部分】
1.《春来花自放》:学古人四件事,重启生命的春天 /014
2.《夏荷风舞》:学古人四件事,消夏暑热的时节 /022
3.《秋风醉》:学古人四件事,把秋天过成诗 /032
4.《归来》:学古人四件事,作陪岁末的冬天 /038
5.《半山听雨》:下雨的日子,古人怎么过? /044
6.《花雨一隅》:最是那一朵雨中的荷 /050
7.《听云》:唱给天地的云歌/056
8.《兰香涧》:一丛兰香幽古今 /060
9.《山水间》:那一次盛放山水间的爱恋 /064
10.《观山》:那一个埋于山间的故事 /070
11.《茶香白云飘》:四季茶话(上)/074
12.《问茶》:四季茶话(下) /086
13.《琴心和鸣》:诗说古琴/096
【奏谱部分】
13.琴心和鸣 154
【诗话部分】
13.琴心和鸣/182
后记几年前,我用古琴为一首国风歌曲义务录音时,结识了青年作曲家苏一。他当时对我说,在近些年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好的作品,并陆续为其录制了伴奏音乐,但领奏乐器却始终没有确定。今天听了古琴的弹奏,感觉由古琴领奏最为合适。当时我以为只是录几首小歌小曲,并没有详问共有多少首乐曲,当即就答应了他的邀约,进行义务录制。录音时,一边看着苏一手写的旋律简谱,一边戴上耳机,听着里面已经录好的伴奏音乐—钢琴、竹笛、洞箫、古筝,还有一些鸟鸣、蝉叫、流水、风声、雨声等大自然中的音效,我原速跟着伴奏音乐向下顺着弹,即兴发挥。没有预先练习、没有指法编订、没有技巧设计。好在我曾在专业文艺团体工作了几十年。弹奏过琵琶、吉他、阮等多种乐器,也涉足过打击乐,即兴演奏还是能胜任的。就这样,前后三次,每次都录音到午夜。最终录制完成了十三首乐曲,出版了音乐专辑《半山听雨》。
在专辑出版前,为了使古琴爱好者能方便对照弹奏,我与学生孙宁开始听音频、记谱子。由于弹奏时是即兴发挥的,而且在旋律反复时,为使弹奏效果不雷同、音乐表现更丰富,还特意变换多种指法,导致后期再想要复原信手弹奏的曲谱,就需要反复听曲、多次校对。总算,在专辑出版前,将十三首乐曲的古琴减字谱整理了出来,并由谢广老师抄写,收入专辑中附赠给琴友。《半山听雨》出版后的几年中,逐渐被大家广泛认可,很多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都纷纷用微信、抖音发来文字与语音,诉说自己的听曲体验;温暖、治愈、感人……
放在汽车音响里反复听,在读写时或人睡前循环播放。还有位学生在北京肿瘤医院做“音乐疗法”的博士课题研究,专门提到患者听到这些乐曲后的良性反应……接收到这些反馈信息,我深受触动。我们的音乐能为别人带来欢喜、感动,甚至是疗愈效果,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呀!于是我就萌发出一个想法—将《半山听雨》这张音乐专辑,丰富为一本书,书里应该有音乐、诗歌、文章、书法、绘画等多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正如我们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持续出版的“琴梦中国”系列图书一样,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本书里,以期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后,便有了本书的创作过程,更有了各位合作者的鼎力投人,他们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实践多年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的佼佼者:著名书画家纪清远先生,为每一首乐曲名称题写书法。纪老师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七世孙,家学渊源、品学皆优。他的历史人物画充盈着一身正气,而书法劲美优雅,意蕴悠长。长期合作的青年才女曹雅欣,再一次担任全书的文学创作。她人虽年轻,却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事业,多年来笔耕不辍、佳作频多。我们团队出版的大量图书作品中的文学部分,都是由她执笔。
青年作曲家苏一,这十三首乐曲都由他作曲并录制,苏一有才华、有品位,更有传统文化素养,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宁静而深情。“潇湘画派”青年画家欧阳永鹏,为每首乐曲作画。他虽是画家,但也研习古琴,他的作品清新唯美、富有朝气。创作团队里还有以下人才:杨南潇、孙宁、沈怡乔、蒋团连。杨南潇大学本科留学日本,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他思维缜密、琴技高超。思维广阔,对于艺术具有独到的见解;孙宁是声乐硕士,她与沈怡乔都具有中国式淑女的美好气质,娴静而才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两位古琴才女与作曲硕士出身的蒋团连共同完成了本书中全部曲谱的听写、整理及谱写古琴减字谱等细致烦琐的工序。另外,还有“今日古琴”的壹壹与她的团队,在曲谱的完善与作品的推广应用方面,作出了必要的工作。感谢高成莲女士在音频使用方面、李克先生在插图使用方面给予的有效支持,还有美编王华女士,为我们的书籍带来各具特色、典雅清新的美术设计。
最后,要感谢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刘滢老师,她长年对古琴题材不离不弃,这才把一本本古琴主题的作品点石成金,从创作草稿加工完善为图书精品。在与刘滢老师持续合作的十多个年头里,我们出版了从古琴教材、古琴曲集,到古琴文化艺术书籍、琴学研究系列丛书等一批古琴图书,收获了广泛的好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终于,《半山听雨》这本清新的小书将在壬寅虎年问世。希望它能携春风送给琴友们温暖,如春雨润泽读者的心田。杨青壬寅 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