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学古琴》系列主讲:蔡晓萌)
少儿古琴教学实践的若干体会和思考 杨青 蔡晓萌
引言: 纵观当今乐坛,民族乐器演奏者的年龄跨度往往很大,从垂髫少年到耄耋老人,奏者既有年富力强的中青“骨干”,也有德劭年高的艺术家,更有许多自幼习乐且具有较高演奏水平的少年儿童——古筝、琵琶、二胡、竹笛……莫不如此。而古琴这件优秀的乐器,由于种种原因,在早些年却鲜有少年儿童弹奏。 传统艺术不能缺少“青春血液”。任何一种音乐艺术门类,有了少年儿童的加入,都会变得更加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只要有过乐器演奏体验的人都知道,从小学习一门乐器,掌握“童子功”,能使自己具备逐步达到较高演奏水准的基础。同时,以琴涵养性情、明心启智、愉悦身心,更能使人终生受益。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随着古琴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琴作为能与孩子相伴一生的爱好也走进了更多家长的视野。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少儿习琴的相关资源与渠道却比较匮乏。作为多年来致力于少儿古琴教学的一名教师,我和我的团队毕竟力量偏弱,影响有限,借此机会我“抛砖引玉”,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与学生蔡晓萌的习琴经历谈一些关于少儿学古琴的粗浅体会,供大家参考。
(图:北宋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少儿弹古琴) 一、 习琴,入门须正 南怀瑾先生认为:“从儿童开始诵读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会自然运用出来。”其实,少儿习琴这件事和少儿诵读经典、童蒙养正的教育方法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稚嫩的童心,用经典浸润童年,以文化滋养人生。 首先需说明,我们绝非倡导所有人都要自幼习琴,也并非主张学琴越早越好,本文只针对有明确习琴需求的少儿家庭,单纯探讨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踏上琴学之路。有些人认为,孩子太小,学识与阅历都远远不够,无法真正理解古琴,因此不适宜学琴。在笔者看来,只是因为习琴当下无法理解古琴文化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意趣就断言孩子不能学琴,此观点未免有失偏颇。以少儿诵读经典为例,我们要求孩子读背经典,并非指望他们当时就能明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而是让孩子通过大量背诵做好积累,等文字基础与文化基础达到一定水准后,自然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水到渠成”、“融会贯通”的领会先贤的智慧。同理,少儿习琴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涵养性情,更早的开始积累、沉淀。初时只是模仿、苦练,这是量的积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拓、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增加,有朝一日自然会豁然开朗,真正领略琴曲的韵味,了解琴所蕴含的文化,从而真正了解古琴之美,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如果家长坚定的希望孩子尽可能早的学琴,且孩子也已具备了初步习琴的条件,早些开始积累未尝不可。笔者教过许多自幼坚持习琴只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孩子。对于这些业余习琴的孩子来说,以往普遍共识的少儿习琴黄金年龄——“十余岁”,在如今正是该以学业为首重的“初高中”学段。作为教师,我们鼓励孩子把重心最大限度地放在汲取知识与拓宽眼界上。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个孩子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升学压力,若选择此时入门,多半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难以保证的练习时间、沙上建塔般的“夯实基础”,想要做到“持之以恒”则未免显得吃力,半途中断学习的可能性也就变大了。音乐可怡情,更可育人,早已打好坚实基础的孩子在这一阶段,则可将弹琴作为繁重课业的最好调剂,让学业与兴趣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常把孩子比作纯净的白纸,一方面,他们不容易被后天养成的“固定模式”所禁锢,一旦入门,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学什么就像什么”;另一方面,作为华夏子民,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中都沉淀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孩子的心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知力,他们能更加直观的感悟到乐曲中那些触动心灵的音乐信息。如果家长下定决心让孩子尽早开始习琴,5岁以后(注意个体差异),部分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大略听懂讲解,对艺术的感性认识非常敏锐,手的发育也具备了初步学琴的条件。此时学琴既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与记忆力,也可以培养他的审美趣味,有时更能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潜能。(老照片:2005年少儿古琴节目参演56个民族演奏56张古琴庆建国56周年长城大型活动)《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可见,要做到“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者缺一不可。同样,对于任何习琴者来说,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须知,习琴必得正心诚意。 第一,不要抱着尝试的心态。以尝试的心态来学琴,意味着在入门之初就给自己找好了半途而废的借口,此种畏难情绪需摒弃。人天生就有惰性心理,但学乐器,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学无止境,惟勤可达。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一定的,习琴者需要时刻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如果孩子与家长都抱着尝试、畏难的情绪来习琴,那么因为某个短时难以克服的小问题而中断学习的可能性会很大。 第二,不要抱有功利的心态。习琴最忌功利心,不要把学琴当作日后升学的工具、挣钱的手段或成名的阶梯,家长更不能将非纯粹的学习目的灌输给孩子。习琴初心当纯粹,音乐之美来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无论学习何种乐器,只有摒弃功利心,才能让孩子更容易在探寻音乐的旅途中获得幸福与快乐,从而受益终生。 第三,不要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一味的急于求成只会导致过度焦虑和自我否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要相信孩子、放平心态、顺其自然,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让琴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陪伴他慢慢成长,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年岁尚浅的孩子能否持之以恒的学习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家长的决心和态度,请家长朋友们静候发芽,直到硕果盈枝。入门须正。习琴不只是学老师们在古琴方面的造诣,更是在学他们的为人处世和修养。荀子有言:“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利的了。对孩子来说,师者,远不止传道、受业、解惑,他们也许还会成为孩子人生的导师,因此选择老师一定要慎重。一个老师要真心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才能更好地引领着孩子们踏入音乐的殿堂。家长给孩子挑选老师时,首先要确认老师的资质,要看老师能否给初学的孩子正确的技术指导、是否了解儿童心理、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是否懂得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老师如果能让孩子产生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对音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是最好的。建议上课前可以带着孩子坐在教室后安静试听,感受氛围,有可能的话跟老师在课间稍作交流,师生双方都要有“眼缘”。小班课对于孩子来说更有针对性,大班课也可以认识许多同龄的琴友,需要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想要孩子上大班课,尽量选择少儿班,不要和成人一起学习。起步阶段,孩子打基础比起成人更难,一起学习容易在开始的时候就打击孩子自信心,因此尽量分层学习。(老照片:首届少儿古琴班于2000年7月8日在北京市少年宫成立,图为2001年李璠、陈阅聪、陈长林、吴钊、李祥霆、余青欣等在京部分古琴界前辈们看望并指导少儿古琴班学员)少儿古琴教学虽大多属于业余性质的兴趣教育,但无论是“业余”学琴还是“业余”教琴,“少儿习琴”这件事都绝不能用随意的态度对待。作为古琴文化的传承者与传递者,在面对任何一名学生时,我们都要做到严谨、严格、细致、规范,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儿古琴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演奏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外,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更是必不可少的三大“法宝”。少儿习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若想弹响,必先弹弱;若想弹实,必先弹虚;若想弹快,必先弹慢”。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溪山琴况》的“迟”况中,徐青山写道:“古人以琴能涵养情性,为其有太和之气,故名其声曰‘希声’。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身正则琴心正。掌握正确的演奏体态可保证琴容端庄、手容优雅、动作适度、发力得当,这也是端正习琴态度、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不良的弹奏姿势,如弓腰驼背、耸肩吊肘、左摇右晃……不仅影响美观,更会使肌肉紧张、运力不畅,最终导致无法自如、灵活、放松地进行演奏。所以,老师在入门之初就要严格规范孩子的演奏姿势,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并将要点仔细叮嘱家长。通常建议小一些的孩子入门时可以用小琴,古人称之为“膝琴”。20年前我们开始规模化幼儿古琴教学时,小琴很紧缺,许多孩子只能用大琴入门。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变化”的演奏体态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年龄较小的幼儿在习琴之初,由于身长不够且手臂较短,难以在保持姿势稳定的前提下够到所有音位。若条件有限,没有适宜的小琴练习时,可让孩子不采取定势弹琴:如站在地上,两脚分开,身体中线随着左手指按弦的幅度左右微微移动,不可幅度过大(若孩子身高足够,则参考下文“坐姿弹奏方式”)。六至九岁的孩子可直接尝试采取坐姿弹奏,但与成年人“身体中线对准四徽半至五徽,右手触弦点大致对准岳山与一徽的二分之一处”的弹琴标准不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初时可整体左移,使孩子身体的中线对向六徽,右手弹弦点对准一徽,身体距琴里端约两拳宽度(20厘米左右)。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孩子每阶段发育成长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桌椅落差过大时须用硬垫垫高,座椅高度和座位距离因人而异,以孩子手臂的放松姿态为准,使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侧,双手轻抚弦面时可轻松覆盖弹奏区域,小臂与琴面大概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图:琴童坐姿参考(拍摄于蔡晓萌8岁,2003年)弹琴的“力”从脚底发起,脚下不可悬空,若无稳定支撑点,弹琴幅度较大时容易失去平衡,增加手指负担,导致指法变形。双脚不能平放地面时,须在脚下垫好适宜高度的小踏凳(不能过高),脚心虚涵。男孩双脚分开约20厘米,女孩双脚自然并拢,膝盖处大腿与小腿之间呈90度角。琴凳不能坐满,坐全部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