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文王操》视频欣赏,演奏:成公亮
古代文献对琴曲《文王操》有过很多记载,最早之一便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学弹《文王操》的故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个故事说的是,孔子向老师学习琴曲《文王操》,对自己的弹奏始终不满意,于是不断地练习、参悟,直到完美地演奏出文王的形象为止。 可惜,两千多年前的《文王操》并没有流传下来,宋、明两代曾风行琴坛的有谱琴曲《文王操》也在三百多年前就绝响了,这是中国音乐史上常有的憾事。所幸,在1989年,成公亮先生应电视台《孔子》摄制组所请,将这首《文王操》打谱而成,并解释其曲内涵为“志在四方,上下求索”。成公亮先生在所著《秋籁居琴话》书中的《我对<文王操>音乐的感受》一文中,详细讲述了自己对此曲的理解。以下节选部分内容:我所做的《文王操》打谱工作,仅是我个人对此曲的理解、演奏风格的表述和一定范围内的音乐创造。
《梧冈琴谱》中的《文王操》共八段,由两个互为对比的主要音调及一些引子、尾声、过渡性质的乐句组成。两种性格的音调交替出现,对比明显,构成宽博深邃的音乐内涵。
第一种音调是五声性的歌唱性音调,以五度、八度大跳为特征,曲情优美轻盈,像是对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的讴歌,节奏为有拍的中等速度,无固定强弱拍规律;第二种音调是节奏跌宕的语言式音调,语气松紧频繁,起伏多变,音乐富于理性的思索。
现以第一种音乐材料为a,第二种音乐材料为b,全曲的布局是: 一段:b-a-b,第一个b有引子作用,庄严,肃穆,一字一音。接着的a-b略带歌唱性,两部分音调均未将基本面貌完整呈现,只是素材的初露。 二段:a材料较完整的呈现,音乐富有歌唱性。 三段:a材料的变化发展,段落中部有一个情绪上的小高潮,像是为某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所激动。 四段:a,短小,带有过渡性质。音乐性格醇和、温厚。 五段:b,音乐抑郁凝重,富沉思性,段尾又引至豁然清旷之境。 六段:a,短小,有过渡性质。凝重的音乐气氛至此复而舒畅、柔美。 七段:a,从前六段按散结合的音色变为泛音段,与前后音色对比鲜明,予人以超脱、清新的美感。 八段:b,音乐深奥曲折,其语气如苦思,如追问,曲尾的泛音终结句使整个乐曲复归于静穆、安详。
乐曲的结构及乐思发展并未采用常见的“渐层发展”的方式,而是以两种迥异的音乐形象互相映照对比,在琴曲中,是较为罕见的。
它的曲情与《史记·孔子世家》的有关记述不无契合之处,如其中所说的“有所穆然深思”、“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和孔子根据乐曲内容对文王所作出的形象描述。同时,它与《琴操》中所述文王思士兴周的内容也可作某种相通的解释。如果说这首琴曲的创作者寄托了后世对文王的仰慕之情,是没有太大疑问的。
我虽受到典籍的启示,但演奏时却常常暂离理性的认识,更不去有意对应典籍中某一故事情节,而是在乐谱的引导下进入某种境界后的感性表述。当我凝神静虑端坐琴前,拨动那浑厚的隆隆如钟的空弦时,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庄严、恢弘的黄钟大吕即使人进入一种肃穆而神圣的氛围。随着乐曲进行,我像是陷入对宇宙人生的沉思冥想,又常常感到那充满仁爱的人情之美。
乐曲既有幽深的理性表述,又有极富感性的感情抒发,真是宽博深邃,无边无境。正如《杏庄太音补遗》的解题中赞美此曲所表现的那种崇高、圣洁的思想即“天道”是无限的,千秋永在的,“天道不已”、“纯一不已”。
这样的音乐可以纯洁、净化人的心灵:“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这里已把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天道”与文王统一起来,文王的精神,文王的伟大也像“天道”一样是永恒的,“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也。”
文王是孔子最崇敬的圣贤,也是他最高理想人格的象征。《文王操》的音乐,正是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曾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
度一学堂,由著名红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先生题名。度,谓之标尺;一,权衡之相——度衡如一。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古琴空间,而非一个复古空间。我们致力于专业、精进的古琴教学,以琴为引,以茶、香、花事为衬,将传统中生活的美感与风尚融入当今社会。度一秉持这样的宗旨,爱琴者无论有无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均可学习。唯一需要的是对古琴和中国文化的悦意,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