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

古琴的震撼 ——听杨青老师古琴欣赏课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13465 | 回复0 | 2017-12-26 13: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琴的震撼——听杨青老师古琴欣赏课有感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小学  袁静


我们学校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小学,做为一所很小的乡镇学校,以前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几年,孟强校长在我校大力推行国学教育,建立了国学实验伏羲班,在全校范围内使用《中华经典素读本》,推行“中华经典素读工程”,支持我们的老师参加这种全国的传统文化培训课程,我们才得以有这样的机会,与全国的各位优秀的老师们亲密接触,就我自身来说,真是非常感恩。这次来参加由中华书局组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暑期成长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李山老师对《诗经》《论语》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解读,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与《诗经》《论语》的距离,大师的引导与我们自己领悟其效果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武汉大学万献初老师的“字解中华”,阐释了明晰字义对学习国学的重要性,让我对《说文解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有老师这样生动形象地展示,我想,我一定不会产生这么迫切想要研读的心情。

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毛峰老师的“中华文明密码解读”。北京景山学校朱畅思老师的《久违的真相—中国式读书法吟诵》。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老师的《勒马回缰走正道——从人谈起:复旦附中国学教育经验漫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牟钟鉴先生的《道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真要说到震撼,还要属杨青老师的国学古琴欣赏课。

一直以来,古琴对于我来说是厚重的,充满文化内涵而又神秘的,我的印象中,只有古代的帝王将相或文人名士才通晓古琴,离我们普通人,真得是太远了。但杨青老师却跟我们说:实际上,古琴在古代的认知度极高,是离人们日常生活很近的乐器。更提出了国学不光是读经典,不光是读文字,也可谈一段琴。纸上得来的所谓国学,只能称之为知识,是传统文化综合体的一点点皮毛。 古琴温润而幽古,它的身上有着不可挡的来自先人的艺术气息与文化记忆,每个人与之相逢,都能或多或少体会到亲切的感触。琴的气质会让抚琴者动容,会让指上触弦的人感动而不孤寂。真正的雅士风度与情趣,需要用极其沉静的方式来获取。当手指轻抚古琴,你一定会感受到,来自沉静的那份震撼。这段话,让我太震撼了。听着悠扬的古琴声,来吟诵古人圣贤的诗词歌赋,那种心灵的触动是无法言表的。

杨青老师真不愧是古琴教育家,他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属于古琴、属于中国的人。在他的身上,让我真正看到了古代文人的风度。当他手抚古琴,吟出那一首首诗词的时候,我真正为之陶醉了。

于是,我在想,我们的国学教育,如果加入古琴的元素,孩子们是不是会像我一样,为之沉迷呢?

杨青老师说,学古琴,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自己的家族找到了一位终身的伴侣,因为古琴琴器能传千年,是一个忠实而体贴的伙伴。学琴,犹如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宽阔之门,有古琴的人无论何时都不会绝望,因为他的内心比别人多了一扇门、一条路,他的情感不闭塞,他的世界不空洞,他的心房不狭隘。

在我的理解中,国学就是一种能够让人沉静的生活方式。而古琴,能让我们更好地获得这种沉静。古琴的音乐尤为安和,在我们这个容易焦虑的时代,人们欠缺的往往不是斗志,而恰恰就是这份平和,国学教育也是如此。

听了杨青老师的讲解,我才第一次了解了古琴,了解了古琴身上所传达出的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谢礼和尊重。古琴,琴身的构造上,有山(岳山)、有水(轸池、龙池、凤沼)、有龙(龙龈、龙池)、有凤(凤舌、凤沼)、有天(琴面)、有地(底板)、有年(琴长)、有月(琴徽)、有五行(五音)、有七星(七弦)、有六合(琴宽)、有天地人三才(泛音、散音、按音),这就是效法自然的结果,在一张琴上,融入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谢礼和尊重,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

不忘过去,不欺眼下,这是一种怀古纳今的眼界,而这份自然情怀,正是铮铮琴音流淌于历史的内在支撑,也是悠悠古琴传承至今的内质精神,更是芸芸众生向古琴世界迈进的畅行大道,亦是杨青先生用生命体悟的琴道琴魂。这样的课,怎能不让人触动呢?把古琴融入到国学的教育当中,心向往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