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

琴人:先秦时期的琴人 

[复制链接]
查看15272 | 回复0 | 2010-12-8 1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秦时期的琴人 
钟仪,春秋时楚国的琴师,承袭父职为伶人。据 《左转》记载,成公九年(前582),钟仪为郑国所俘,并献于晋。晋侯命其弹琴,钟仪穿戴南方冠服,演奏的是楚国的音调。晋侯十分感动,认为他乐操士风不忘旧,有君子之风不失节,厚赠于他,并将他礼送回国,借此与楚国罢兵修好,以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师涓,春秋时卫国宫廷乐师。《韩非子·十过》载,昭公九年 (前534) ,师涓随卫灵公宿于濮水之上,灵公夜闻乐声,状似鬼神,就命师涓听而记之。后至晋国,师涓在晋平公举行的宴会上弹奏此曲。未及曲终,为晋国的师旷制止,说此曲是从前师延为商纣王所作的靡靡之乐,不可听,否则国家会遭不幸。《史记·殷本纪》也有关于师涓的记载,说师涓曾奉商纣王之命,创作新淫声,靡靡之乐。
师襄,亦称师襄子,鲁国人,春秋时著名乐官。师襄善于击磬,尤长于弹琴。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列子·汤问》还记述了郑国乐师师文远离家乡,到鲁国向他学习弹琴的故事,成语“得心应手”典出于此。
邹忌,齐国人,战国时琴家兼政治家。其主要事迹见于齐桓公至宣王(前374~前301)时,邹忌以琴游说于齐威王,极力强调音乐对治国的作用。曾说:“琴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于五音者”,又说:“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助威王虚以纳谏,修订法律,监督官吏,选荐能臣良将坚守四境,一时燕、赵、韩、魏诸国皆朝于齐。
伯牙,相传为战国时 (前 475~前 221)的琴师,《荀子·劝学篇》记有“昔者瓠巴鼓琴,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其用夸张的笔法,把伯牙精湛的琴艺和琴声的感染力描述到一定境界。《列子·汤问》则记载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则曰:“善哉,洋洋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以为世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他们的友谊作为“知音”的典范,被世人广为传颂。《乐府题解》还载有伯牙“海上移情”故事: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来到东海蓬莱山,望海水澎湃,听群鸟悲号,心为之动,于是弹琴歌唱,作成《水仙操》一曲,天下绝伦。后世传说琴曲《高山流水》也为伯牙所作。
雍门周,战国时民间善弹琴者。其名周,以居地齐国雍门为号,故又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齐孟尝君曾诘难雍门周:能否弹琴使其悲伤。雍门周先以说词使孟尝君泫然泣下,然后鼓琴使之“立若破国亡邑之人”。相传雍门周还是最早琴谱的发明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