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

《我的老师齐白石》 娄师白著

[复制链接]
查看15023 | 回复0 | 2011-11-9 0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12252123654677801.jpg  

《我的老师齐白石》 娄师白著

  齐白石先生是名扬中外的艺术大师,是民族绘画传统的杰出继承者,也是我国写意画的创新者。由于他一生辛勤劳动,富于创造精神,遗留下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绘画的艺术宝库。

  1934年,我拜齐白石先生为师,之后师徒一起生活了20余年。白石老师言传身教,他的为人、品德、创作和理论等许多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永志难忘的印象。下面我就自己向白石先生学画的经历作一些回忆,希望青年朋友能从中看到齐白石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齐老画虾、蟹是很成功的。每逢夏秋市上卖虾、蟹的季节,老师总要买虾、蟹来吃。在旧社会,卖虾的人经常走街串巷地吆喝,老人听到卖虾的到了门口,就亲自走出门去挑选。他告诉我,对虾以青绿色的为最佳。老师买虾,有时一买就是一箩筐,除吃鲜的以外,还把虾晒起来,每次买来虾,他总要认真细致地观看一番。买到小河虾时,他也总要从中挑出几个大而活的河虾,放在笔洗中,细致地观察。有时还用笔杆去触动虾须,促虾跳跃,以取其神态。

  当我学画虾时,先是照老师的画对临。老师看了我的画说:“用笔不错,但用墨不灵活,浓淡不对,没有画出虾的透明的质感。”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让我背临画虾给他看。他又给我指出,虾头与虾耳比例不对,有形无神,要我仔细观察虾的动作,对着活虾去画工细的写生。也就是通过临摹知道用笔墨后,还要通过写生去观察体现虾的神态。隔一段时间,老师又要我画虾,再指出虾须也应有动势。老师这样再三谆谆教导,使我不仅对虾的结构有所了解,同时对齐老画虾的用笔和表现手法,也就知道得更清楚了。

  齐老早年画虾的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他在50-60岁时画的虾,基本上是河虾的造型,但其质感和透明度不强,虾腿也显得瘦,虾的动态变化不大。到70岁后,他画虾一度把虾须加多,对虾壳的质感和透明感加强了。不久,他画虾把虾头前面的短须省略,只保留了6条长须。从齐老画虾对造型的三次变革来看,说明他对事物观察的敏锐。他搞创作,从生活中汲取材料时,不仅观察了对象的结构、自然规律,更主要的是运用艺术规律抓住对象的特征。

  在画虾塑造典型的过程中,我个人体会到,齐老的画法之所以一变再变,他的意图,首先是要不落前人窠臼,富于创造精神;另一点是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要塑造出他理想中的艺术典型。我认为,齐老绘画创作的虾,是他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与他的主观愿望有机结合的成品。齐老常说,他年幼时为芦虾所欺。他的祖父说:“芦虾竟敢欺吾儿乎!”原来芦虾把他的脚给钳破了,这是他在生活中对于虾的认识的一个侧面。老师又常说,河虾虽味鲜,但不如对虾更丰满;对虾固然肥硕,但无河虾的长钳造型之美。这就说明齐老画虾的艺术创作,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的。这正是齐老胆敢独创的动力。齐老塑造的生动的河虾兼对虾的形象,是取河虾及对虾各自的特征,按照齐老自己想象中的虾,而创造了虾的艺术典型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