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

琴诗中的虚实意蕴

[复制链接]
查看14229 | 回复0 | 2012-2-17 1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1450rbca0jdyr0sjmdmy_jpg_thumb.jpg

       时间是真实的、可感可知的。时间观念给予人们丰富的感受,可以唤起人们生活着的现实场景感。农耕社会的具体农时、节令,使得人们产生了“循环”的时间概念。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琴音乐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时空合一,虚实交融”的境界。在许多中国传统的琴诗中,不乏这种表现时空与虚实交织的现象。

汉代的《古诗——西北有高楼》,其精妙之处在于以实写虚: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文选》,大体创作于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儒学衰微之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是“五言之冠冕”,在我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明里描写的是夜半弹琴唱歌者,实则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化身。所谓“西北”、“高楼”,都含有孤独的意味,给人一种离群索居的感觉。西北高楼之上的弦歌之声所构成的听觉意象完全是虚的。那悲歌高楼的佳人,即诗人自己--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悲愤的诗人又从自身幻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怀、聊相慰藉,恰恰体现出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震颤人心。难怪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

唐代琴人司马承桢《答宋之问》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
登奇峰兮望白云,怅缅邈兮向欲纷。
白云悠悠去不远,寒风飕飕吹日晚。
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欲远。


又如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也体现了诗人对“虚实交织”的意境的解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弦歌音乐作为时间艺术,不能存留于空间之中,是只可感知而不可触及的,本来就有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特点,将这样虚实流动的听觉意象用文字符号——诗来进行表达,它不是停留在人的眼前,而是直入人的心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音频资料:詹澄秋《石上流泉》 / 丁纪元《汉宫秋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视频资料:龚一演奏《潇湘水云》实况 / 俞明辰《游子吟》(孟郊诗-俞伯荪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