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琴家邹忌,曾大胆借琴讽谏齐威王,协助威王治理国家,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当时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周显王十二年,齐国国君齐桓公逝世,桓公的儿子继位为威王。但威王继位后,陶醉于酒色,不理朝政,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各国先后起兵侵伐。严重的内忧外患,使齐国面临亡国的危险。但是尽管大臣们纷纷进谏,都不起作用。后来威王索性下令禁止进谏。
邹忌十分关心国家的安危,听说齐威王喜好音乐,就抱着琴去见威王。威王听说有琴家前来献艺,十分高兴,命人为他摆好了琴几,放上了一张七弦琴。只见邹忌摸摸七弦琴,调好琴弦,两手放在琴上,就是不弹奏。威王感到奇怪,就问:“先生不是来弹琴的吗?现在不弹,是嫌琴不好,还是不愿弹给寡人听?”邹忌把琴一推,说:“我不仅会弹琴,而且对琴理很有研究”。威王虽会弹琴,但不懂琴理,就让邹忌谈论琴理。邹忌从琴的历史谈到琴的制作和技法,从琴禁淫邪的作用和伶人应走正道,谈到古时伏羲造琴,设计的长宽规范的寓意以及上圆下方、五根弦的象征,又说到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加一根弦的历史典故。真是海阔天空,洋洋洒洒。
齐威王听的糊里糊涂,就问:“你虽然说的很好,可为什么不弹一曲呢?”邹忌见时机成熟,便说:“齐国好比一张大琴,大王通晓国家大事,但是不用这张大琴弹奏优美的旋律,这和臣只谈琴理不弹琴,不是一样的道理吗?”邹忌的一番话,击中了威王的要害。威王有所醒悟的说:“原来你是借琴来进谏啊!”邹忌说:“大弦声调沉重,而能弹得像春风般温和,是君王的气度;小弦声调曲折而清脆,弹得好似辅臣的才能;手把弦很紧,而放开时又十分轻快,这象征政令的节奏;声音均匀和谐,高低相辅相成,回环变化又不相干扰冲突,象征四时有序;声音往复而不乱,象征政治的昌明;左右相连,上下沟通,才能保证国家昌盛不衰。”
后来,他们谈到国家大事。邹忌把当时的机构臃肿、贪官污吏横行等国家存在的种种弊端说得头头是道,并劝齐威王不要贪恋酒色,要胸有大志,又向齐威王提议要招纳贤人,集思广益,这才是治国之本。
威王顿时醒悟,开始任用贤才,集思广益,整顿朝政,发展生产,齐国从此逐渐强大起来。邹忌也受到重用,被任为相国,封侯于下邳(今山东滕州)的礼遇。
|
音频资料:
张铜霞《招隐》(琴歌)
视频资料:
虞山琴韵
该贴已经同步到 度一学堂的微博 |
|